自2013年阿里的余额宝火爆异常、百度理财跟进后也被抢得不亦乐乎,其他互联网大鳄如京东、苏宁纷纷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而传统金融企业也不甘心理财市场被互联网企业逐渐蚕食,也在酝酿变革。可以预料互联网金融在2014年势必风生水起,竞争激烈。
下面是新兴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罗列:
公司 | 理财产品名称 | 起购金额 | 对接金融公司 |
支付宝 | 余额宝 | 1元 | 天弘基金 |
微信 | 理财通(客户端) | 1元 | 华夏基金 |
百度 | 百度理财 | 10元 | 华夏基金 |
网易 | 网易理财 | 0.01元 | 汇添富基金、国华人寿 |
苏宁 | 零钱宝 | 1元 | 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 |
平安银行 | 平安盈 | 0.01元 | 南方现金增利基金、平安大华日增利货币基金 |
民生银行 | 如意宝(未上线) | 1元 | 民生加银基金、汇添富基金 |
从上表可见,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实际上都是货币基金在线上的包装,相比传统基金起购金额更低,收益更高、购买赎回更加灵活,加上都是大型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在操作,风险相对也较低,前期甚至还有贴补,比如网易理财和微信理财通等等,都采取了相应的利率补贴和现金红包等吸引用户。
货币基金型金融理财的短板
由于此类互联网金融背后都是基金公司在支撑,那实际上理财产品的竞争本质上还是这些基金公司的角逐斗力。互联网用户特别是中国用户很容易受利益驱动而产生迁移,相比P2P来讲,货币理财产品风险较低且随时可以T+0取出,因此哪家利率更高,用户及其资金就会随时发生迁移。2013年余额宝一家独大的局面在2014年估计不会再现,至少微信的理财通就是最大的竞争对手,相信不久京东在推出面向企业的京保贝后还会推出面向个人的理财产品,届时又会兴起新一轮用户抢夺大战。除了收益的竞争,支付相关生态链的完善也是用户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方面余额宝、理财通、苏宁等会更胜一筹,而百度理财就显得有些势单力薄,百度也许会再度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败北。
P2P金融的威胁
P2P金融在2013年磕磕碰碰,发展虽然迅猛但倒闭跑路的也不少(笔者也不幸有中雷)。2014年是国家规范P2P行业准入及监管政策的一年,传统互联网大鳄虽然比较少介入P2P行业,但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相继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在电商供应链环节中已经开始为供应商提供融资贷款服务,可以说在P2P道路上已经有了相当基础。笔者大胆猜测,随着平台规模扩大,为加快供应链企业融资速度甚至解决个人购物问题,提升平台收益,后续京东、苏宁极可能顺水推舟推出P2P金融产品,这部分产品的收益将明显高于货币性基金(预计8%-14%之间),不仅可以解决进驻平台企业的融资问题,也可以为大量社会闲散资金牵线搭桥,更为平台带来大量用户。
另外随着P2P行业的规范,P2P领域必将大规模洗牌,优胜劣汰。而P2P行业的高收益也势将吸引更多大鳄和风险投资加入,因此如人人贷、陆金所等知名P2P也需要在2014做出应变,此行业不进则退。由于货币型基金的最高收益受到较大限制,所以P2P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将自然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货币性基金产品的成长。但行业梳理和被大家熟悉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预计在2014年末或2015年才会对货币基金造成较大冲击。
传统金融企业的困境
互联网企业做金融产品基本属于牵线搭桥型,除了政策风险外其他羁绊较少;而传统金融企业如银行则纠结于内部不同金融产品的竞争而犹豫不定处于观望状态,如果降低门槛大规模推广货币基金等高收益产品,那么对存款业务就有较大冲击。连不少银行内部职员都将闲散资金放在余额宝,可见互联网金融已经潜移默化的对传统金融有了冲击。
面临困境,踌躇不前只能让自己固步自封,只要勇于尝试就算荆棘密布才能闯出条血路。现在已经有不少银行走在了前列:平安银行先是做了陆金所,最近又推出了壹钱包;招商银行2013年推出了小企业E家,交通银行推出了快溢通;民生银行即将推出如意宝。。。传统金融业终究不会坐以待毙,毕竟这是他们最擅长的金融领域,只要正确结合互联网基因,就能保住自己的一片地甚至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结语:2014将是互联网金融异常火爆的一年,广大人民群众们赶快将钱包准备好,随时出击!